close

1.png

 

 

癌症都可以簡單分成早期、中期及晚期!! 
癌症晚期,癌細胞都會伴隨著轉移的特性!!
大腸癌依照美國癌症協會所制定的分期表---TNM (tumor-node-metastasis)(圖A、圖B)
將大腸直腸癌分成4期 [1]

  1. 第1期的五年存活率高達90%
  2. 第2期的五年存活率高達60-85%
  3. 第3期的五年存活率為25-65%
  4. 第4期的五年存活率僅剩5-7%。

2.png

圖A. TNM分類標準

 

3.png

圖B. TNM分類及實際腫瘤情形

 

 

所以,由此可看出早期發現對癒後之重要性。

大腸癌早期的治療方式!!
主要是先給予"手術切除",
接著為了防止癌症復發或轉移,
則是會先給予化學治療、放射治療或標靶治療!!


化學治療(圖C)

是以化學藥物來破壞身體中癌細胞的生長,是屬於全身性的一種治療。

4.png

圖C. 化療意示圖

如果確定要做化學治療,就代表需”長期需要由血管注射藥物”,
除了不舒適外,肢體上的血管也可能會變硬,
若不慎也可能會造成化學藥物的外漏,使局部血管以及周邊組織壞死。

 

因此醫師可能會建議先做「人工血管」,
它可大幅的降低化學治療時外滲的危險性,
也可以不需要維持24小時持續的點滴滴注,
當藥物滴注完畢後,只要接上栓子,就可以活動自如了。
等到下次要再施打藥物時,沖洗一下管路即可。
此外,它還可以被利用來抽血、輸血、打點滴等功能 [2]

 

化學療法的常見藥物有5-FUIrinotecan (CPT-11)Oxaliplatin
大腸直腸癌的治療以5-FU為主,通常會同時合併其他藥物使用!!
舉例: Irinotecan (CPT-11)合併5-FU的處方,反應率超過40% 且能增加平均存活期約三個月,
比單獨使用Irinotecan有更顯著有意義之改善,在副作用方面,常見延遲性腹瀉合併白血球降低 [3]


標靶治療(圖D)

是利用癌細胞中某些正常細胞缺乏的特殊構造,鎖定這些目標,用專一性的藥物攻擊,來達到攻擊並阻斷腫瘤生長的目的 [2]

5.png

圖D. 標靶治療意示圖

 

 

目前,標靶藥物的種類 [4]---圖E

6.png

圖E. 標靶治療意示圖


 

在本篇主要是探討”抗體藥物”對具有PIK3CA基因突變且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的影響!!

 

首先~什麼是抗體藥物?

先跟大家說一下!! 抗體是什麼?
抗體 (Antibody),又稱免疫球蛋白 (Immunoglobulin,簡稱Ig),
由B淋巴細胞分泌的蛋白質。

抗體能識別特定外來物的一個獨特特徵,該外來目標被稱為抗原。
這就像一把鑰匙只能開一把鎖一般,使得一種抗體僅能和其中一種抗原相結合。
正因這種特異性的結合機制,單株抗體藥物可以透過辨識癌細胞的特徵,來直接攻擊癌細胞。

 


介紹本篇文獻所提到的抗體藥物

  1. Cetuximab (藥品名)
  • 商品名: Erbitux® (爾必得舒® 注射液)
  • 適應症: 經irinotecan治療失敗且具有EGFR表現型的轉移性直腸大腸癌的病患。
  • 作用機制: 抑制腫瘤細胞生長、誘發腫瘤細胞死亡、血管生成及轉移。
  • 副作用:
  1. 痤瘡樣皮疹 (90%)
  2. 虛弱/不適 (49%)
  3. 腹瀉 (33%)
  4. 噁心(29%)
  5. 腹痛(28%)
  6. 嘔吐(28%)

 

  1. Panitumumab (藥品名)
  • 商品名: 維克替比 Vectibix
  • 適應症: 適用於已使用含有fluoropyrimidine、oxaliplatin 與irinotecan 化學治療失敗的具EGFR表現型且 KRAS 野生型之轉移性大腸直腸癌病患
  • 作用機制: 可與腫瘤細胞的表皮生長因數受體結合(EGFR),具有抑制EGFR之作用,並藉以抑制腫瘤生長。
  • 副作用:
  1. 皮膚方面副作用(90%)
  2. 疲勞(24%)
  3. 腹痛(23%)
  4. 噁心(22%)
  5. 腹瀉(21%)

在大腸癌中PIK3CA基因突變的比率?

在大腸癌中,約有20-30 %的PIK3CA基因突變

主要集中在~發生突變的位置如下:

  1. 外顯子9 (EXON9)的E542K及E545K的位置
  2. 外顯子20 (EXON20)的H1047R的位置

 


PIK3CA基因突變是否會影響Panitumumab及  Cetuximab 對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的治療效果?

先來了解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 的定義

!!知識補給站!!

PFS定義的事件包括「腫瘤惡化」和「死亡」,以PFS為評估指標的臨床試驗,
觀察受試者從進入試驗到腫瘤發生惡化或死亡的時間長度,
受試者只要「腫瘤惡化」或「死亡」二者其一先發生,
則達到研究的終點,此一觀察時間長度即是試驗所要收集分析的數據。

 

人體臨床試驗結果顯示--
具有PIK3CA基因突變且轉移性大腸癌患者,給予Cetuximab或Panitumumab並無法有效延長患者的存活時間。

 

代表--
以Cetuximab或Panitumumab治療PIK3CA基因突變的轉移性大腸癌患者可能會有抗藥性的情形,以至於使治療無顯著效果。

7.png

圖F. PIK3CA野生型VS突變型的PFS


結論

PIK3CA突變可以獨立阻礙Cetuximab或Panitumumab的治療效果,

所以PIK3CA突變會使大腸癌患者癒後變差。


 

參考資料:

  1. 葉怡柔、林水木、許峯旗、林逸祥及簡素玉。大腸直腸癌之藥物治療。藥學雜誌 101期。
  2. 大腸癌照護網http://www.crctw.org/
  3. http://www.cch.org.tw/
  4. http://oncology.jah.org.tw/content/index.asp?m=1&m1=6&m2=36&gp=34
  5. PIK3CA Mutations in Colorectal Cancer Are Associated with Clinical Resistance to EGFRTargeted Monoclonal Antibodies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基因叔叔 的頭像
    基因叔叔

    基因叔叔:科普、期刊導讀(Uncle Gene)

    基因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