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 (Polyp),泛指黏膜上突出的隆起狀病變,人體有黏膜的位置,都有可能長出息肉狀的病灶,這些部位包含: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
大腸息肉是發生在大腸黏膜層的隆起物,可以大致分為無莖性及有莖性息肉 (圖一),腸息肉好發於左側大腸,包括降結腸、乙狀結腸和直腸。
圖一、無莖性及有莖性息肉
一般來說,大腸息肉有三種分類方式:
1. 依據息肉特性將息肉分成:
(1) 增生性息肉( hyperplastic polyp )
(2) 發炎性息肉( Inflammatory polyp )
(3) 腺瘤性息肉( adenomatous polyp )
(1) 增生性息肉:大腸中常見的息肉,產生微小黏膜突起,通常小於0.5公分,不會癌化形成惡性腫瘤,常發生於乙狀結腸或直腸,通常和周邊的黏膜同樣顏色或略為蒼白,可能形成單一息肉,也可能在某段大腸中多個息肉成群生長。小的增生性息肉為廣基性,無莖,外表平滑,大的可能生長為有莖性,因此光靠肉眼很難區別息肉的種類,需要將息肉取出後利用病理檢查作分析。
(2) 發炎性息肉:又稱之為假性息肉,這是由於大腸黏膜發生潰瘍壞死後,新的黏膜上皮新長出來或是過度生成所導致。發炎性息肉不會癌化,但由於型態有時與腺瘤不易區分,所以仍然需要切片作近一步確認。
(3) 腺瘤性息肉:小於0.5公分時通常呈現廣基性,顏色像正常黏膜的顏色,或呈現紅色,當息肉生長較大時,可能保持正常的顏色或充血色,型態可能為廣基性或是有莖性,腺瘤性息肉可能惡化形成大腸癌,形成的過稱一般稱為「腺瘤—腺癌理論」。
2. 一種是根據異常增生程度、病理型態的傳統腺瘤分類方法,分成:
(1) 管狀息肉
(2) 絨毛狀息肉
(3) 管絨毛狀息肉
圖二、管狀息肉與絨毛狀息肉
一般常將腺瘤性息肉依據組織病理型態上分為:
(1) 管狀 (~75%);
(2) 絨毛狀 (~15%);
(3) 管絨毛狀 (~10%),一般來說。
大約80%的腺瘤屬於管狀,絨毛狀腺瘤約佔5%。不過,當絨毛狀比例越多,癌化機率越大!!
3. 還有一種則是根據癌變機制將息肉型態分類成:
(1) 增生性息肉 (HP)
(2) 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 (SSA/P)
(3) 傳統鋸齒狀腺瘤 (TSA)
這些息肉統稱為鋸齒狀病變息肉,又稱為鋸齒狀病變腺瘤樣息肉。這種類型的息肉與癌症的形成很有關連,所以在這裡特別來介紹一下~~
鋸齒狀病變會在大腸內形成息肉的型態,具有鋸齒狀外觀,外型隱蔽,因此有時在內視鏡下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內視鏡對於右半結腸的篩檢效果較左半結腸差。此外,鋸齒狀病變屬於大腸直腸腺癌的癌前病變,由鋸齒狀病變惡化形成腺瘤的比率約占大腸直腸癌的10-20 %,稱為鋸齒狀病變息肉路徑。(另外80-90 %則是走典型路徑,經由幾種主要的致癌基因及腫瘤抑制基因突變,促使正常細胞趨向異常增生而演變為腺瘤,再進而演變為癌症。) (圖三)
圖三、大腸直腸腺瘤形成的二大路徑
(1) 增生性息肉 (HP) :是一種不會癌化的息肉,來自腸黏膜上皮細胞的增生,在病理組織學的型態觀察下,呈現鋸齒狀,這種息肉非常常見,約佔鋸齒狀病變的80-90%,經常發生在遠端大腸 (降結腸、乙狀結腸、直腸),大多小於5mm (0.5cm),其中又可以分成三種不同類型:
(1-1) MVHP (Microvesicular hyperplastic polyp):伴隨著BRAF突變,容易惡化形成SSA/P,尤其,當這種息肉分布在近端大腸時,演變為SSA/P的可能性更高。
(1-2) GCHP (Goblet cell hyperplastic polyp):經常伴隨KRAS突變。
(1-3) MPHP (Mucin poor hyperplastic polyp):非常少見,而且分子機制尚未完整被研究。
(2) 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 (SSA/P):平坦,無莖病變,體積較HP大。經常分布於近端大腸,且邊緣模糊,容易被黏膜層覆蓋,因此不容易切除。此病變伴隨著BRAF突變。
(3) 傳統鋸齒狀腺瘤 (TSA) :較SSA/P少見,常發生在遠端大腸,具有KRAS基因突變。TSA相對少見,容易被誤診為傳統管狀腺瘤。
綜合HP、SSA/P及TSA的型態、特徵和特性,可以綜合整理成以下表格 (表一):
表一、鋸齒狀病變之息肉分類及特性綜合整理表
在身上長出息肉,聽起來很令人擔心,但是其實,大部分的大腸息肉是良性的,沒有症狀,除非大於一定的體積才容易惡化並伴隨症狀產生,所以有息肉產生時,不需要過度擔心,只要及時就醫並遵照醫生指示,就能得到適當的治療。 參考文章: << 息肉的治療與追蹤 >>
根據息肉生長的部位、大小、數目,患者產生的徵候不太一樣,例如,長在左側大腸、右側大腸或直腸的感受與排便習慣有所不同 (圖一),此外,患者的臨床表現以及所代表的意義也會有所不同:
1. 間斷性血便或大便表面帶血:血多為鮮紅色
2. 繼發性發炎感染:黏液增多,黏液血便、便祕或排便次數增加。
3. 有蒂息肉較大時:腸套疊
4. 息肉巨大或數目多時:腸梗阻
5. 位置靠近肛門患者:息肉可能脫出肛門
6. 部分患者腹部悶脹、腹痛或隱痛。
7. 長期出血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症狀,出血量較大可能休克。
圖一、腸息肉/大腸癌生長於不同部位的症狀
因為息肉的產生的不同臨床表現,通常會使用內視鏡進一步將息肉移除,但是,由於息肉的生長情況,利用內視鏡或篩檢時,仍然有一些息肉的臨床瓶頸:
1. 右側息肉風險較左側高
息肉較常生長於左側的大腸,也就是乙狀結腸和直腸的部位,生長在這些位置時,可以用乙狀結腸鏡或直腸鏡檢查或選擇切除,但是,當息肉生長於右側大腸時,風險便大大提高了!!!為什麼呢?因為:
(1) 息肉生長於右側容易產生死角,大腸鏡檢查時不易發現
(2) 右側息肉較容易發生沒切乾淨的情形
2. 內視鏡檢查時容易將癌化高風險的腺性息肉 SSA/P分類為低風險的HP
息肉的類型可以分為很多種,在容易癌變的鋸齒狀病變息肉中,增生性息肉 (HP)、無蒂鋸齒狀腺瘤/息肉 (SSA/P)及傳統鋸齒狀腺瘤 (TSA)。
在臨床上出現的比例由高到低排序為:HP > SSA/P > TSA (圖二)
不過癌化的風險是:TSA > SSA/P > HP (圖三),由於TSA很少見,而SSA/P和HP的外型有點相似,因此內視鏡檢查時會產生誤判的問題!!!
圖二、息肉癌化風險排名
圖三、息肉好發機率
3. 大腸/直腸間隔癌比例提升
因為內視鏡在檢查過程可能發生:
(1) 沒有檢查到的息肉;
(2) SSA/P型態的息肉快速惡化而形成癌症;
(3) 未完全切除的息肉等情形,再加上許多人重複篩檢意願較低,所以容易產生大腸/直腸間隔癌。
Edited by Perfect叔叔
參考資料:
1. Website – https://read01.com/kR6RMM.html
2. Website – http://emedicine.medscape.com
3. George Michalopoulos, Charalampos Tzathas. Ann Gastroenterol 2013; 26 (3): 212-219.
4. Paulo Matos, Vania Goncalvas, Peter Jordan.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Acta 2016; 1866: 51-63.
5. Website – http://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AArticle.aspx?id=ARTL000071382
6. Website – http://www.fma.org.tw/2014/S-4-5.html
7. Website – http://www.health1.tw/articles/AVdAxXkc4KufJhFzsU7y.html
8. Website – http://www.gooread.com/article/20122417643/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