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酸萃取跟紅麴萃取,一樣都叫萃取,那有什麼不一樣呢?
這個問題應該是大多數非相關領域的人都會問的問題,
如果以廣義來說,都是將細胞或細菌內的特定物質分離出來,
但仔細來看,依其分離的物質特性不同,
因而透過不同萃取的方式,將想要的物質分離出來並加以純化。
紅麴的萃取
紅麴菌屬(Monascus)是由法國學者van Tieghem在1884年所建立的,其屬於真核細胞中的黴菌,其特徵為菌絲呈無色、紅色或褐色,具有橫膈(septa)並且在末端會產生一個有性厚壁子囊(ascocarp),而紅麴的製作主要是將紅麴菌培養在蒸煮過的米粒上,並進一步形成發酵代謝物[1]。紅麴的製作及營養成分如下(圖一、圖二)[1]:
圖一、紅麴的製作流程[2]
圖二、紅麴菌所產生具營養價值之代謝產物
隨著醫學進步、高齡人口增多以及飲食習慣的改變,以致於提高許多文明病的產生,如:三高(高血糖、血脂、血壓)、慢性病甚至是癌症,近年來許多研究著重在紅麴菌的二級代謝物,發現其具有許多生理活性,能夠抑制膽固醇合成、降血壓等功效等,而其具有功能性的代謝物包含以下:
1. 膽固醇合成抑制劑;
2. 降血壓物質;
3. 抗腐敗菌物質;
4. 防癌物質;
5. 降血糖物質;
6. 麥角固醇;
7. 抗氧化物質;
8. 長鏈脂肪酸;
9. 其他代謝產物
那一定會有人覺得,那就直接吃就好了啊,幹嘛還要萃取這麼麻煩。其原因主要有幾個:
1.濃縮有效成分,減少需要吃下去的量,(打個比喻,原本需要吃一大碗公才有用,濃縮之後可能只需要一顆膠囊就有用,如果能選擇,應該很少人願意天天吃一整碗公吧);
2.將不需要的物質去掉,例如有些成分是人體無法代謝的物質,或是容易導致人體不良反應(例如過敏等)的物質,透過萃取的過程將這些物質除去;
3.萃取完後有利於長期的保存。
萃取的方式有很多種,包括水萃(水煮)、有機溶劑萃取與水蒸氣蒸餾等(圖三)。而一般萃取物常見是將欲萃物乾燥後磨成粉,再透過極性的不同,利用水萃或有機溶劑將想要的物質萃取出來並進一步進行純化。而其萃取物的成分與含量會根據使用的欲萃物品質、萃取流程、萃取時間而有所不同。當然萃取的方式還有很多其他方式,要選哪種方式就得依據想萃取物的屬性來決定。
圖三、水萃、水蒸氣蒸餾、有機溶劑萃取
核酸萃取
核酸萃取目前常見的有試劑萃取(有機及非有機)、管柱萃取以及磁珠萃取等。核酸又包含RNA、DNA及他相關產物(cDNA、質體)等。大致都是將細胞打破後,透過物理化學特性將核酸從細胞中分離出來。其中試劑萃取比較像紅麴萃取的感覺,都是透過極性來分離,分離後再進一步純化,其主要的差別在核酸萃取的過程中,會將蛋白與不要的核酸等雜質都去除,只留下要得DNA或RNA,過程更加精細。此外,管柱及磁珠萃取則是利用pH值及鹽類來調控矽對核酸的吸附能力,達到去除雜質的目的。
紅麴萃取vs核酸萃取
因此核酸萃取與紅麴萃取,都是萃取,那有什麼不一樣呢?一樣都是純化的過程,只是用的方式不同,當然萃取核酸的方式更加精細、也更加精準,只留下核酸的部分,不像紅麴萃取,還會有許多其他成分存在。簡單以表一來整理核酸萃取與紅麴萃取的差異,因此是不是更能理解,一樣都是萃取,到底差在哪呢?
表一、比較紅麴萃取與核酸萃取的差異
Edited by A-Kai
參考資料:
1. 農業生技產業季刊/2005年 第三期 http://agbio.coa.gov.tw/image_doc/b2-%E6%BD%98%E5%AD%90%E6%98%8E28-36.pdf
2. 科學發展2009 年9 月, 441 期 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W9kc.htm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