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immunohistochemistry, IHC)是指利用抗體與抗原間專一性結合,來偵測組織或細胞中目標蛋白的表現量及位置,因此具有抗原性的物質,如:蛋白質、多醣、核酸、病原體及基因突變都可偵測[1]。
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的優點在於專一性、高靈敏度、快速簡便及成本相對較低,所以廣為醫院病理科所使用,在臨床上可藉由特定的腫瘤標記來做癌症篩選,因此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在基礎醫學研究、預防及診療上都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1]。
而其原理主要為,利用已標記之抗體結合系統(標定物可為酵素、放射線、螢光等,用於偵測追蹤)做專一性以及原位染色法,偵測組織切片中之特定抗原分子並給予定位、定性及定量分析。
其染色步驟簡單如下(圖一),首先(1)取出病人檢體,接著再將組織切成是當大小後進行(2)石蠟包埋(附註:也有人用冰凍切片),(3)接著再將組織切片(有點像是火鍋肉片的概念,圖二),接著將切片固定於玻片上並進行染色,(4)染色前處理,包含脫蠟、抗原在呈現、去除內生性還原酶等,(5)加入一級抗體反應,(6)加入標定HRP(一種酵素)之二級抗體(附註:可選擇不同呈色系統),(7)最後加入呈色劑讓酵素分解,產色色素沉澱,因此只要有色素的位置,就是偵測抗原的所在位置(圖三),而其色素沉澱量會隨抗原表現越多,色素累積越多(圖四)。
圖一、免疫組織染色簡示圖
圖二、組織切片概念圖
圖三、免疫組織染色原理
圖四、色素沉澱隨抗原表現量增強
雖然目前臨床上有許多新興的檢測技術,但免疫組織染色還是有它存在的必要性,更重要的,以免疫組織染色為基礎,也衍生出許多更先進的技術與概念,因此,在未來或許會有更多更簡便及快速的診斷方法,以幫助疾病的診斷、預防及篩檢,增進全體社會人民福祉。
Edited by A-Kai
參考資料: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