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於2012統計肝癌是世界上第六大最常見的癌症,約有782,451個新病例,此外,肝癌佔所有癌症死亡率的第六名,約有745,533個死亡病例,死亡率高達95 %。

       中國疾病控管局 (Bureau of Disease Control)、中國國家衛生和家庭計劃委員會 (National Health and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及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研究所 (Cancer Institute & Hospital,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統計2009-2011年的中國癌症流病學發現,肝癌在中國境內的癌症發生率為第4名,而癌症死亡率的部分,肝癌為第3名。

       台灣衛生福利部於2013年統計國人十大癌症發生率及死亡率報告中,肝和肝內膽管癌各別為第三名及第二名,此外,於男性其癌症之發生率及死亡率皆為第二名,於女性其癌症之發生率及死亡率各為第四名及第二名。

       英國癌症研究院 (Cancer research UK)於2014統計肝癌是英國第17位最常見的癌症,英國在過去十年中 (2002 - 2004年和2011-2013年),男性和女性的肝癌的發生率平均增加53%。

       美國癌症協會 (American Cancer Society)在2016統計肝癌和肝內膽管癌是美國第13名為最常見的癌症,在男性為第10名最常見的癌症且為癌症死亡率的第4名,在女性中,肝癌和肝內膽管癌發生率則超過第10名,死亡率為第8名,另外,美國自1980年以來,肝癌發病率增加了三倍以上,且肝癌死亡率一直在上升; 從2003年到2012年,每年增長2.7%。

       肝癌在發展中經濟體國家中的發生率極高,約有82%,其中中國大陸的肝癌發生率就佔55%,此外,超過80%的HCC病例發生在中國大陸、台灣、南韓、日本、撒哈拉以南及非洲,而這些地區的發病率超過20 / 100,000人。

世界各國的肝癌發生及死亡率排名

統計之機構單位 發生率 死亡率 ​​​​​​​
世界衛生組織 (2012) ​​​​​​​ 6名 ​​​​​​​ 6名 ​​​​​​​
中國疾病控管局 (2011) ​​​​​​​ 第4名 ​​​​​​​ 第3名 ​​​​​​​
台灣衛生福利部 (2013) ​​​​​​​ 第3名 ​​​​​​​ 第2名 ​​​​​​​
英國癌症研究院 (2014) ​​​​​​​ 第17名 ​​​​​​​ 第8名 ​​​​​​​
美國癌症協會 (2016) ​​​​​​​ 第13名 ​​​​​​​ 第4名 ​​​​​​​


肝腫瘤主要可以分成兩種:

  1. 良性腫瘤,包括:肝臟局部結節性增生 (Focal nodular hyperplasia)、肝腺瘤 (Hepatic adenoma)及肝血管瘤(Hepatic hemangioma)。
  2. 惡性腫瘤,包括: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纖維板層樣肝細胞肝癌 (Fibrolamellar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肝內膽管癌 (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肝臟類上皮性血管內皮瘤 (Epitheliod hemangioendothelioma)、肝血管肉瘤 (Hepatic angiosacrcoma)及肝母細胞瘤 (Hepatoblastoma)。

肝細胞癌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於肝惡性腫瘤之發生率最高,約為70-80%,死亡率約為85-95%,早期肝癌之五年存活率約為50-90%;中晚期之平均存活率為10.7-16個月;晚期肝癌之平均存活時間少於6個月。

 

 

肝癌源發生於遺傳或非遺傳因子所產生之疾病,包括:

  1. 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B virus, HBV):HBV在全世界造成50%至80%的HCC病例。此外,全球有2.7億人感染HBV,幾乎佔世界人口的5%,其中大多數發現於亞太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HCC高風險地區。在亞洲,因HBV感染佔所有新診斷的HCC的80%。然而,只有約20%HBV感染者會發展HCC,其餘 80%皆會發展成肝硬化。
  2. 丙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C virus, HCV):HCV感染是造成西方國家、非洲和日本 (80%至90%)的HCC形成主要的原因,HCV感染會引起慢性炎症、肝細胞增殖和肝硬化,並增加肝癌的風險率約高於正常人的17倍。
  3. 黃麴毒素 (Aflatoxin B1):黃麴毒素是曲霉菌種產生的肝致癌真菌毒素,它們可能污染大量的傳統食物,包括玉米、花生和發酵大豆,黃麴毒素可誘導DNA突變,特別是腫瘤抑制基因p53基因,此外,與單獨HBV感染相比,同時有HBV感染和攝入黃曲霉毒素的個體,具有更高的罹患肝癌的風險
  4. 致癌物的環境暴露
  5. 酒精攝入
  6. 吸煙
  7. 肝硬化 (Cirrhosis):在HCC患者中約80-90%有肝硬化的情形。
  8. 酒精性肝硬化 (Alcoholic cirrhosis)
  9. 非酒精性脂肪肝疾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

 

肝癌進程依照臨床診斷之BCLC分類,可分四時期:

  1. 早期 (Early stage):可接受治癒性治療 (Curative therapy),包括:手術切除、射頻消融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RFA)、酒精注射 (Alcohol injection)、冷凍消融 (Cryoablation)、肝臟移植 (Liver transplant)。
  2. 中期 (Intermediate stage):可接受輔助治療 (Adjuvant therapy),包括:動脈栓塞化療 (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 TACE)、肝動脈輸注化療 (Hepatic artery infusion)、放射療法 (Radiotherapy)、化學療法 (Chemotherapy)及標靶治療 (Target therapy)。
  3. 中晚期 (Advanced stage):以標靶治療、化學治療為主或標靶合併化療治療。
  4. 晚期 (Terminal stage):支持性療法。

 

總結~~現今肝癌的發生率及與亡率在世界各地都有逐年增加的現象,但臨床目前的治療方式,仍就無法有效治癒肝癌~~導致肝癌的死亡率持續數年居高不下!!

此外,臨床現行的治療方式也都有各自的副作用或遇到的問題~~

所以,真的平常就要好好愛護肝臟!!

預防勝於治療!!

 

參考資料:

  1.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 http://www.iarc.fr/
  2. http://www.hpa.gov.tw/
  3. http://www.cancerresearchuk.org/
  4. https://seer.cancer.gov

 

 

 

 

arrow
arrow

    基因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