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54腸道微生物的巨大效應.jpg

腸道微生物的研究在近幾年來備受關注!

我們的腸道內有百兆以上的腸道細菌與我們共存著!!

到底腸道微生物怎麼來的?

又如何能影響我們的生活呢?


 

  我們的身體裡面,大約有60兆的細胞,但是!!居然有數百兆的微生物在體內與我們共存共榮,這樣的比例相差了十倍之多!!如果從基因數目來看呢?大約是150:1!!真是驚人!!目前研究已經發現,腸道菌相與許多種疾病很有關係(圖一)

 

腸道菌-1.tif

圖一、腸道菌與多種疾病高度相關


人體內的腸道菌是怎麼來的呢?

  胎兒在媽媽的子宮中,腸道幾乎是無菌的狀態,經由母體產道出生的過程中,產道中的細菌會進入胎兒體內,之後出生以後,嬰兒接觸的人、喝的奶、穿的衣服、接觸的環境中的細菌都會帶給嬰兒(圖二),完全無菌的嬰兒腸道經過24小時與外接的接觸之後,腸道菌數就可以達到百億,所以,大約一個星期的時間,腸道菌就可以高達百兆了!!而嬰幼兒的腸道菌發展,到了2-3歲時就趨於穩定了!!

腸道菌-2.tif

圖二、嬰兒體內多種菌群

 

    ((由於自然生產的過程中,產道的細菌就會影響寶寶,所以剖腹產的嬰兒產道菌相就有別於自然產的嬰兒,出生時的免疫力也不太一樣,一般來說,剖腹產的嬰兒要經過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腸道內的菌相才能恢復到以雙歧桿菌為主由益生菌占優勢的菌相!!

 

  ((另外,用母乳哺育和用奶粉哺育的嬰兒,腸道菌的種類也差很多~用母乳哺育的嬰兒,腸道菌會以雙歧桿菌和乳酸桿菌為主;奶粉哺育的嬰兒,菌的種類就會比較複雜一些,益菌(益生菌;好菌) 的比例會比較低一點~(圖三)

 

腸道菌-3.tif

圖三、不同生產及哺育方式影響嬰兒腸道菌相

 


腸道的益生菌扮演什麼角色?

        腸道內的菌群,可能存在對人體有害的,當然也有對人體有益的 (圖四),稱為益生菌。

腸道菌-4.tif

圖四、腸道菌群不同特性

 

        益生菌可以在我們體內調控什麼功能呢?

       1. 控制病菌的生長

       2. 調節腸腔內代謝反應 (圖五)

       3. 調節訊息傳遞

       4. 影響先天及適應性免疫系統

       5. 提高屏障功能,阻擋壞菌滋生

       6. 抑制發炎反應

腸道菌-5.tif

圖五、益生菌在體內幫助腸腔內代謝反應過程

 

        維持腸道菌相平衡以幫助人體的健康是相當重要的,而我們能夠直接透過調整飲食習慣來維持菌相平衡,另外,市面上販售的優酪乳、養樂多等相關產品,也同樣主打著補充益生菌以平衡體內菌相的功能,只是其內所含的益生菌種類不多,因此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促進身體健康,我認為是更加實在的。

 


人體內的腸道菌會受什麼影響呢?

       美國國家實驗室的科學家研究中,分析小鼠的5萬多個基因變化,結果發現,其中有多大約100多個基因片段能夠影響腸道中菌群的數量。其中,這些小鼠基因序列有的與人類的關節炎、結腸癌、腹腔疾病以及糖尿病等疾病的基因非常相似。

       研究中發現,小鼠腸道中乳酸桿菌的密集度受到小鼠幾種基因的影響,並且與小鼠體內輔助型T淋巴球 (Helper T cell; Th cell)含量較高有關,代表這些腸道中的菌會影響小鼠的免疫功能,進而,也影響了小鼠的免疫系統及產生疾病的可能 (圖一)

 

基因與腸道菌-1.tif

圖一、腸道菌增強免疫力

 

       此外,研究發現,小鼠如果生活在菌群相對密度不同的多種環境中,會產生相對多種腸道菌群,而且,小鼠腸道中的菌群特徵,會保有最初生活時所形成的菌群特徵,所以代表環境是影響腸道菌群的因素之一,而這樣的特徵,可能進一步遺傳給後代

       另外,2009年美國華盛頓大學的團隊做了一個有趣的研究,他們找了32對成年的同卵雙胞胎和23對異卵雙胞胎,然後分析這些人和他們母親的腸道菌相,結果發現,不管是同卵雙胞胎或異卵雙胞胎,雙胞胎間的腸道菌相似度很高 (圖二),甚至比母親與孩子的還高,而親子間的相似度又比沒有血緣關係的還高。從這個研究可以知道除了環境影響腸道菌群之外,遺傳基因的因素,也是影響腸道菌相的重要因素!

基因與腸道菌-2.tif

圖二、雙胞胎間的腸道菌高度相似

 

       從這些研究可以知道,基因和早年生活環境對腸道菌群形成非常重要。另外,科學家指出,已經有一些跡象顯示適度改變飲食對於決定微生物在腸道內的功能有重要作用!!

  

 

 

 

Edited by Perfect叔叔

 

 

參考資料:

1. <<長命百歲:腸道權威最新長齡保健大典>> 蔡英傑博士。2010

2. http://caiyingjiedr.pixnet.net/

3. Longstreth, G. F., Thompson, W. G., Chey, W. D., et al. Gastroenterology 2006; 130 (5), 1480-91.

4. Hammer, J., Eslick, G. D., Howell, S. C., et al. Gut 2004; 53 (5), 666-72.

5. JS Messer, ER Liechty, OA Vogel, et al. Mucosal Immunology 2017. 10(3): 567-579.

6. 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115418

arrow
arrow

    基因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