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的死亡率一直是國人癌症死亡率的第一名,在治療方面除了化學治療之外,近幾年標靶治療更是許多病人選擇的選項,其中有些標靶治療是針對不同基因突變而設計。肺癌中可分為小細胞肺癌以及非小細胞肺癌,其中非小細胞肺癌約占85%,在癌症形成的過程中,可能伴隨不同的致癌驅動基因突變 (Oncogenic driver mutation),例如:KRAS, EGFR等。

 

       根據先前研究,亞洲及歐洲臨床試驗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選擇標靶治療可以達到改善的效果有限,然而其中EGFR基因突變的患者治療效果最好,高達60%以上,且有效改善無進展生存期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因此,EGFR突變常作為酪胺酸激酶抑制劑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療效反應的預期標誌 (Predictive marker),然而,TKI治療將近10個月後,病人都會產生藥物抗性的問題,導致療效不佳。接著,告訴大家在非小細胞肺癌相關的基因突變資訊:

NSCLC driver gene.tif

圖一、非小細胞肺癌相關驅動基因

*PFS定義為:從隨機化開始到腫瘤發生(任何方面)進展或(因任何原因)死亡之間的時間       

其中EGFR所占比例是最高的,進一步統計EGFR不同突變位置的比率:

EGFR mutation site.tif

圖二、不同EGFR突變位置及比率

       而上述有提到經10個月治療後可能導致藥物抗性,可能是另一基因產生突變所導致,形成共同突變狀態 (Co-mutation),下方突變為可能共同突變基因及頻率:

co-mutation.tif

圖三、基因共同突變頻率

 

       綜合上述結果,是不是打破先前觀念,認為基因突變只會有一個呢?但事實上可是同時是多個基因突變,當突變的基因數越多,複雜程度就越高,也代表治療的困難度也越高,為了減少治療的繁雜程度,在癌症初期就使用基因檢測 (相關網站:http://femtopath.com/) 得知自己有哪些基因突變,此時,主動告知醫生相關突變資訊,不僅可以提供醫生用藥方向,精確的用藥能達更好的療效,因而達到預防性的精準醫療!

 

 

                                                                                                                                                                                                                                                                                                                                                                                                                                                                   Golden叔叔

 

參考資料

1.Ying-Sheng Wen et.al,  Concurrent Oncogene Mutation Profil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Stage Ib Lung Adenocarcinoma,  Medicine, Volume 93

 

 

arrow
arrow

    基因叔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